首先建立一個新的 VM 環境,以下用為我自己的範例,供參考。
建立完後進去 SSH 畫面,我們要來安裝 R 及 Rstudio,不過 ubuntu 16直接安裝的 R 版本是比較舊的 3.2 版,可能造成許多機器學習套件無法使用,因此我們去更新他的更新來源來安裝新版的 R kernel,可以參考 這裡 或照下面步驟做。
首先新增 R 的版本來源
R 3.4
deb https://cloud.r-project.org/bin/linux/ubuntu trusty/
R 3.6
deb https://cloud.r-project.org/bin/linux/ubuntu trusty-cran35/
SSH 裡打上下面語法,在裡面加上來源,下面用 R 3.4 版進行示範。
sudo vim /etc/apt/sources.list
接下來安裝 R ,裝完後可以在 SSH 裡打上 R 觀察版本是否正確。
sudo apt-get update
sudo apt-get install r-base
sudo apt-get install r-base-dev
接下來要安裝 rstudio server 版本,可以參考 官網 內的說明,照著步驟做即可。
sudo apt-get install gdebi-core
wget https://download2.rstudio.org/server/trusty/amd64/rstudio-server-1.2.1335-amd64.deb
sudo gdebi rstudio-server-1.2.1335-amd64.deb
安裝好了之後要在 GCP 開防火牆讓外部連線進來,請開 8787 的 port,其他設定如下。
好了之後將 GCP 中 VM 的外部 IP 加上 :8787 貼到網址上,就能連進 rsrudio server 了,不過會出現以下要登入的畫面。
我們回到 SSH 畫面,新增一個 rstudio 專用的使用者,用以下語法新增並打上密碼,之後用該帳號密碼登入就可以開始使用囉,下面以 ruser 示範,可以改成任何帳號名稱。
sudo adduser ruser
有些人會有繪圖中文顯示問題,可以在 SSH 用以下語法安裝語言及渲染套件,不過需要重啟才會生效。
sudo apt-get install language-pack-zh-hans
sudo apt-get install xfonts-wqy
完成後就可以開始用 rstudio 進行開發囉。